
「為何一定要用OKR?難道不能沿用過去的 KPI ?」
常常聽到有人提問 :「為何一定要用OKR、難道不能沿用過去的KPI ?」這真的是一個好問題!從我們在企業推動 KPI 的實務經驗中,我們必須深刻地反省與自問:「過去實施KPI的經驗是成功抑或失敗?高效抑或低效甚至是無效經驗?」所謂成功最大的關鍵是能否帶動企業/組織快速的提升與進步?
就士才經手的大數據來說,大多流於形式化的訂出KPI,連點綴式的花瓶都算不上、只是聊備一格而已!完全不能真正引導企業快速進步、提升競爭力,在此情況下、KPI只能算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定心丸而已,並不具備太高的企業經營管理價值。
我們必須痛定思痛深刻思考的是繼續因循怠惰地使用KPI真的做得到在目標管理上協助企業脫胎換骨,如浴火鳳凰般再創高峰嗎?傳統的KPI做得到嗎?真的做得到嗎?如果真的做得到,為何今日仍然原地踏步?
獨樹一格的創新式目標管理哲學:Objectives & Key Results(OKR)
OKR的實務應用與發展歷程,借鑑了許多KPI的失敗經驗,採用新的觀念與做法,甚至可以稱之為創新式目標管理技術!可惜的是許多人對OKR的理解僅只限於OKR的三個英文字。不曾深度理解OKR的實質內涵、做法,與背後的管理哲學!才會說出KPI = OKR,或是在同一企業內可以讓KPI與OKR併行的說法與做法!對我來說,若是真能徹底領悟OKR背後的哲學與實務理念,在名稱上是用KPI或是OKR的確無傷大雅!只要能掌握關鍵核心的「神韻」,又何必在乎外在的「皮囊」!具體來說用KPI的舊瓶、裝OKR的新酒,又有何妨?但問題是企業如果不小心「用OKR的新瓶、繼續裝了 KPI的舊酒」?那問題可就大了。若是如此,我們也僅只是走回KPI無效的老路而已。

企業實行OKR的目的是什麼?
一、鼓勵主管與員工重新評估與評價工作事項的重要性與緊急性,排列出重要與優先次序。
二、激發員工和主管對所選重大事項或議題進行深入思考,例如:
1.為何有必要將該事項納入OKR?
2.期望達到的目標和程度是什麼?
3.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是什麼?
三、促進部門間的跨界溝通與協作,確定相關工作事項需要其他部門或團隊的協助。
四、激發員工潛力: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,持續自我挑戰,激發個人和團隊的最大潛力!
五、改變企業文化:過去組織可能養成了一些不良的工作習慣,如過度注重形式,缺乏執行力或本位主義,僅考慮個別個人或部門的利益而忽略整體組織的利益。透過引入OKR,可以改變這些不良習慣,重塑企業文化。
那就把OKR綁考績吧!HR一定會這樣想吧?
員工與主管一定會重視考績,因為考績會影響調薪、獎金、晉升。這樣一來員工與主管一定不敢不把OKR當回事,一石三鳥!太有價值了!相信傳統的HR思維會這樣想,甚至絕大多數的主管也會這樣想!但是一旦如此,員工也不是傻蛋,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,員工就依公司規定訂一堆不痛不癢、躺著都可以達成的OKR!表面上員工的OKR達成率都是「100%達成」,而公司的OKR的達成率卻低的可憐!如此的OKR明顯走上KPI的惡性循環,最後終究依然回到失敗老路!
OKR在考績方面的幫助有限,無法迅速解決企業考績問題,並不會使企業即刻翻然改觀。甚至,當OKR與考績聯繫在一起時,考績可能成為OKR的負擔,而非助力。
關鍵在於執行力!4項評斷執行力強弱標準

執行力的關鍵在於上列四項的強弱程度,更進一步來說OKR實施的重點在提升OKR的執行力!
更多KPI與OKR相關文章:是否走回 KPI 的無效老路?(二)
歡迎追蹤士才臉書專頁看更多文章!